周末去郊外步道爬山,本想呼吸下新鮮空氣,沒成想竟撞見了一位 「綠色訪客」—— 一條細細長長的綠蛇,趴在步道旁的枯葉堆上,陽光灑在它身上,像裹了層透亮的綠紗,遠遠看去,活像一截掉落的綠絲帶。
我剛走過去,它突然動了一下,嚇得我趕緊往后退了兩步。從小就聽家里人說青蛇有毒,眼前這蛇通體翠綠,跟課本里畫的青蛇模樣有點像,我心里頓時敲起了鼓:「不會是青蛇吧?這要是被咬一口可就麻煩了!」
不敢靠太近,我只能站在三米外,悄悄掏出手機,打開相機放大鏡頭。透過屏幕能看清它的模樣:身體比手指粗不了多少,鱗片滑溜溜的,泛著淡淡的光澤;腦袋是小小的三角形,眼睛圓溜溜的,正警惕地盯著我這邊;它沒怎麼動,只是偶爾輕輕扭一下身體,把尾巴往枯葉里藏了藏,像是在跟我 「躲貓貓」。
圖片轉自臉書:野生蛇相
我屏住呼吸,慢慢移動手機,想多拍幾張照片。可剛換了個角度,它突然往前爬了一小段,速度不算快,卻嚇得我手一抖,差點把手機掉地上。等我穩住心神再看,它已經爬到了旁邊的灌木叢邊,半截身子鉆進了葉子里,只露出小半截尾巴,輕輕晃了晃,仿佛在說:「別拍啦,我要躲起來啦!」
就這樣,我跟這條綠蛇 「對峙」 了十來分鐘,直到它徹底鉆進灌木叢消失不見,我才松了口氣,繼續往山上走。
可心里總惦記著它,一路上都在想:「到底是不是青蛇啊?要是的話,這步道也太危險了。」
回家后,我趕緊打開電腦,把拍的照片傳到網上,搜 「細長綠蛇 青蛇」,翻了好幾頁,都覺得不太像 —— 網上的青蛇圖片,顏色要麼更深,要麼身上有花紋,跟我見到的這條不太一樣。後來我又換了關鍵詞,加上 「郊外步道」「綠色細蛇」,終于在一個爬寵愛好者論壇里看到了相似的照片,底下標注著 「灰腹綠錦蛇」。
點進圖片轉自臉書:野生蛇相去一看介紹,我才恍然大悟:原來這蛇叫灰腹綠錦蛇,是無毒蛇,主要吃老鼠、鳥類,性格還挺溫順,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。論壇里還說,這種蛇不算常見,能在步道上遇見,也算是種小幸運。
我再翻出手機里的照片仔細看,越看越覺得可愛:它的綠色不是那種扎眼的亮綠,而是帶著點柔和的淺綠,陽光照在鱗片上時,還能隱約看到淡淡的紋路;腦袋雖然是三角形,卻透著股機靈勁兒,一點沒有毒蛇的兇狠。
現在想想,當時真是有點 「小題大做」 了,不過也多虧了這份謹慎,沒打擾到它。後來每次去那條步道爬山,我都會特意留意路邊的灌木叢,盼著能再遇見這條灰腹綠錦蛇,想跟它好好打個招呼 —— 畢竟,能在大自然里遇見這樣一位 「綠色朋友」,可不是天天都有的好運氣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