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草花蛇媽媽誤闖民宅花園遭棍棒打死,34顆小小生命就此消失。(圖/提供,請勿隨意翻拍,以免侵權。)
記者林韋辰/採訪報導
蛇也是重要的生命!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4月28日接獲通報,得知遠從烈嶼鄉來的草花蛇誤入民宅花圃,遭民眾持棍棒攻擊,導致脊椎錯位。在獸醫師多日搶救下,這隻草花蛇傷勢太嚴重不幸身亡。獸醫後續觸診與解剖確認,驚見蛇肚裡竟懷有34顆小白蛋,看到孕育中的小生命就此消失,感到非常痛心與難過。協會呼籲大家遇蛇千萬別攻擊,繞道而行或以樹枝驅趕就好,請尊重生命而不是去傷害。
「原先就膽小的蛇遭人類攻擊過後,對人更加害怕防備。」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在粉專表示,這隻草花蛇即使受了重傷,在保定和治療的過程中也不斷威嚇,可惜最後仍無法撐過傷勢,于5月4日死亡。「我們觸診與解剖確認牠是懷胎的母親,一條健壯的三級保育類與34個孕育中的小生命從此消失.
.....。」
蛇類活動隨著氣溫上升逐漸頻繁,誤闖入民宅的案例時有所聞,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最近也收到很多「人蛇衝突」的受傷蛇。從前陣子被纏網的草花蛇(仍在收治治療中),還有身上有多處骨頭錯位的南蛇,以及因交通事故、割草機死亡的兩隻緬甸蟒。同時也發現,人對蛇感到害怕恐懼、甚至想置之死地,大多都是較不了解蛇類的中老年民眾,「這些因人蛇衝突傷亡的動物大多體態良好,正該是在野外大快朵頤老鼠的時候。」
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說明,遇到蛇不須過度恐慌,更不要攻擊。若在野外或居家戶外遇到蛇類,繞道而行或以樹枝、長棍工具驅趕即可,若是在居家室內,請先安置家中寵物及孩童,注意蛇的動向並盡快聯絡當地專業單位處理。
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提到,「一棒打死一條蛇並不能解決蛇誤闖的問題,了解蛇類在生態系中的重要性,保持居住環境整潔避免蛇類誤入,認識身邊常見的野生動物與如何與牠們共存,才是與大自然長久的相處之道。」同時協會也希望,能將正確對待蛇的方式分享給更多人知道,「既定的觀念很難改變,所以需要長期跟多次溝通與宣導。我們無法要求對方一定要喜歡什麼的,但至少願意尊重生命不去傷害,希望大家一起為野生動物努力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