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央社訊 台北市立動物園 18 日對外通報,園內高齡 38 歲的白犀牛「犀慧」于當日中午 12 時 40 分左右離世。園方已第一時間邀集台大獸醫團隊,計劃通過病理解剖查明「犀慧」的詳細死因,目前相關工作正有序推進中。
據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的資訊顯示,「犀慧」為園內老齡白犀牛個體,其年齡已接近白犀牛平均 40 至 50 歲的壽命范圍。早在今年初,保育員在日常照料中便觀察到「犀慧」存在偶爾吐出草團的現象,經判斷推測其可能因牙口退化導致進食不順。為保障「犀慧」的進食與健康,園方隨即調整飼養方案,專門為其提供切成易入口大小的牧草,並持續對其體重進行跟蹤記錄。數據顯示,在此期間「犀慧」的體重始終穩定維持在 1640 至 1650 公斤之間,未出現明顯波動。

時間來到 18 日上午,保育員如常開展照料工作,在呼喊「犀慧」名字時,首次察覺其反應較平日遲緩,行動也略顯遲滯。不過,當時「犀慧」並未出現其他明顯異常癥狀,園方暫時判斷為老齡個體常見的生理反應,並加強了對其動態的關注。
直至中午 12 時 40 分左右,動物園接獲遊客緊急通報,稱看見一隻白犀牛倒臥在地。保育員與駐園獸醫立即攜帶設備趕赴現場,經確認倒臥個體正是「犀慧」,且已無生命體徵。
園方事後向目擊遊客進一步了解情況,獲悉在「犀慧」倒臥前,曾出現短時間的抽搐、翻滾現象,這一細節已被記錄並將作為後續解剖調查的參考依據。
關于白犀牛物種的基礎資訊,台北市立動物園曾在過去發布的新聞稿中提及,成年白犀牛的體重平均介于 1700 公斤至 2300 公斤之間,「犀慧」生前 1640 至 1650 公斤的體重,與同物種平均水準基本相符,也側面反映出園方長期照料的成效。

目前,台北市立動物園已與台大獸醫團隊確定解剖時間,後續將通過專業醫學檢查,從生理器官狀態、病理指標等方面展開分析,力爭儘快釐清「犀慧」的具體死因。園方表示,待解剖結果出爐後,將及時向公眾通報相關資訊,同時也會總結「犀慧」的飼養保育經驗,為園內其他老齡動物的照料工作提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