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斯馬尼亞州的海浪拍打著礁石,把咸腥的風送得老遠。11 歲的碧梨踩著沒過腳踝的海水奔跑,塑料涼鞋在沙灘上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腳印。弟弟舉著貝殼跟在后面喊:「姐,你看這像不像星星?」
碧梨剛要回頭,褲腳突然被海浪打濕。她低頭整理裙擺時,眼角余光瞥見淺水區有個灰溜溜的東西在扭動 —— 像塊被海水泡脹的抹布,又像條脫了鱗的小魚。等她踩著水走近了才看清,那東西擺著月牙形的尾巴,背上的鰭尖還沾著沙粒,竟是條小鯊魚。
「媽媽!」 碧梨的聲音帶著點發抖,卻沒往后退。小鯊魚在離岸半米的水洼里撲騰,尾鰭拍打著沙灘,濺起的水花越來越小,眼瞅著就要被退潮的海水拋下。它的皮膚摸起來不像想象中那麼光滑,帶著點細砂紙似的紋路,靠近鰓的地方微微起伏,像個氣喘吁吁的小娃娃。
母親剛把野餐墊鋪好,就看見女兒蹲在水里,雙手正往懷里攏什麼。「碧梨別動!」 她剛要起身,卻見女兒已經把小鯊魚抱了起來 —— 小家伙不足兩尺長,在碧梨懷里乖乖地不掙扎,尾巴尖輕輕掃過她的手腕,像片柔軟的海帶。
「它不會咬我的。」 碧梨回頭沖母親笑,陽光照在她沾著水珠的臉上,「你看它眼睛,像在說‘幫幫我’。」 她抱著鯊魚往深海走,海水沒過膝蓋時,輕輕把小家伙放進水里。
小鯊魚擺了擺尾巴,竟在她腳邊轉了個圈,才搖著尾巴游向深藍色的海浪里。
弟弟舉著相機跑過來:「姐你好勇敢!老師說鯊魚會吃人!」 碧梨蹲下來幫他擦掉臉上的沙:「你看它那麼小,還沒你書包沉呢,肯定餓壞了,哪有力氣咬人呀。」 母親望著女兒被海水泡皺的手指,突然想起上周在動物救助站,碧梨給受傷的海鷗喂食時,也是這樣輕輕托著面包屑,連呼吸都放得格外輕。
碧梨的床頭擺著個鐵皮盒,里面裝著她救助過的小動物 「紀念品」:有被鷹啄傷翅膀的小野鴨脫落的羽毛,有從貓嘴里救下的小麻雀換的絨毛,還有去年冬天在雪地里發現的刺猬蛻下的尖刺。她總說這些小東西會給她 「發信號」,就像今天在海灘上,她老遠就聽見小鯊魚拍水的聲音,「像有人在輕輕敲門」。
教自然課的懷特老師常帶碧梨去保護區。上周他們給受傷的袋熊換藥時,小家伙突然伸出爪子搭在碧梨手背上,老師笑著說:「動物能聞出善良的味道。」 現在碧梨的校服口袋里總裝著堅果和面包屑,放學路上遇見流浪的小動物,就蹲下來喂它們,書包上掛著的野生動植物救助徽章,被陽光照得閃閃發亮。
傍晚回家的路上,弟弟還在念叨那條小鯊魚。碧梨望著車窗外掠過的海岸線,突然說:「它肯定會告訴同伴,今天有個女孩幫了它。」 母親握著她濕漉漉的手,感覺掌心暖暖的 —— 這雙手剛抱過小鯊魚,剛喂過受傷的鳥,剛撫摸過發抖的刺猬,卻比任何珠寶都要珍貴。
晚飯時,碧梨在日記本上畫了條小鯊魚,旁邊寫著:「今天我聽見大海在說謝謝。」 台燈的光落在她認真的側臉上,像給這顆善良的童心,鍍上了層溫柔的金邊。原來拯救世界不用超能力,有時候,一雙愿意伸出的手,一顆懂得傾聽的心,就足夠讓海浪都變得溫柔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