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鯊魚,它的兇殘與神秘,導致很多人對它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它那一排恐怖的尖齒上。每年報道的鯊魚吃人事件,也給這些海上霸主增添了一絲恐怖的氣息。
深藍的海水中,成群結隊的鯊魚帶著死亡的氣息飛速游來。光是想想這個畫面,都足夠令人心生畏懼的了。
但是你知道嗎,在這個世界上,居然存在著一個和鯊魚交朋友的女人。
她不僅沒有對鯊魚避之不及,相反的是,她主動去尋找這群危險的伙伴。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,這群令人聞之喪膽的大家伙們,在這個女人的手下竟格外的溫順。不僅沒有咬她,反而像被馴服的寵物一般,圍著她游來游去。
這個神奇的女人叫做克里斯蒂娜,而她和鯊魚們的友誼已經超過了25年。
接下來,就讓我們走進這篇文章,共同探尋支撐這段友誼背后的原因。
【1】友誼的開始
克里斯蒂娜,一位精通英德法意和西班牙語的多語言能力者。她出生在意大利,卻從小跟隨著父母去非洲的保護區。在這片保護區長大的克里斯蒂娜,對動物和戶外探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世代生活在海邊的克里斯蒂娜,越發覺得海洋的迷人之處。那海面上洶涌的波濤,一望無際的汪洋,海面下繁多又危險的生物,這些都讓克里斯蒂娜感到深深的著迷。
她渴望到海洋深處去探險,想去看看海平面之下是什麼樣子的。
就這樣,22歲的克里斯蒂娜決定學習潛泳,她只身一人來到了巴馬哈群島,想要通過潛水來認識奇妙的海洋世界。
但令她也沒有想到的是,她的這個愛好竟然支撐著她,在這里度過了二十多年的時光,并且結識了在海洋深處的朋友——加勒比礁鯊。
這段友誼的開始并不順利,克里斯蒂娜雖然熱愛潛泳,但同時她也深知海洋深處的危險。
因此當她看到一群鯊魚朝著她游過來的時候,她當時只后悔沒留遺言。害怕和恐懼瞬間占據了克里斯蒂娜的腦子,腎上腺素開始飆升,克里斯蒂娜也開始奮力的朝岸邊游去。
但人類的速度,怎麼能比得上海上霸主的速度。因此很快克里斯蒂娜就被追上了,一只大鯊魚猛然沖到她的眼前,在她面前不停的轉悠。
克里斯蒂娜一下子懵了,一瞬間腦海中閃過無數鯊魚吃人的片段。
她茫然無措的呆在原地,看著眼前的這些鯊魚在她的周圍游來游去。
很奇怪,鯊魚并沒有出現攻擊她的跡象。克里斯蒂娜試探性的游動,想要趁機從鯊魚的身邊逃脫。
一只鯊魚突然沖著她張開血盆大口,這下可把克里斯蒂娜嚇了一跳。但是它并沒咬克里斯蒂娜,只是朝著她的方向,時不時的張開嘴。
克里斯蒂娜這才注意到,它的嘴里有一個很大的魚鉤,魚鉤刺破它的上鄂,紅色的血跡從傷口中流出。
「難道是讓我幫它把魚鉤掏出來嗎?」帶著這個不確定的問題,克里斯蒂娜小心翼翼的朝著鯊魚靠近,然后將手伸向魚鉤,再迅速的將魚鉤掏出來!
成功了!被救助的鯊魚歡快的在她的身邊轉圈,然后慢慢游走了。克勒斯蒂娜終于順利的回到了岸上。
這次有驚無險的相遇經歷,讓克里斯蒂娜開始對這群海上霸主產生了興趣,她開始調查研究,想知道有多少鯊魚是像那只求助的鯊魚一樣,深受魚鉤的折磨。
就這樣,克里斯蒂娜由原先的被動救助鯊魚,再到主動下海去尋找那些需要求助的鯊魚,并和它們建立了友好相處的模式。
這一過程整整持續了25年。
【2】友誼建立的秘訣
克里斯蒂娜能和鯊魚建立友誼,不僅是因為她膽大心細,熱衷冒險;也不僅是因為她對野生動物抱有愛心,關注動物的苦難;更重要的是,她掌握了科學的、行之有效的方法。
要知道,想要和鯊魚交朋友可不是一件容易事,除了要有愛心之外,還要有智慧。
這種智慧,就體現在克里斯蒂娜對鯊魚結構的熟悉中。
在克里斯蒂娜和鯊魚的相處中,她逐漸發現了這些大家伙們的可愛之處,它們性格不一,有的謹慎小心,有的嬌憨可愛。但無論是何種性格的鯊魚,克里斯蒂娜都有一個絕招,可以讓它們都變成溫順的小貓咪。
這一絕招,就是撫摸鯊魚身上的「勞倫茲壺腹」。
養過貓的人應該都知道,在貓咪的身上有一些部位是它們的舒服區,比如說脖子,背部,通過撫摸這些位置,可以讓貓咪舒服的發出「咕嚕咕嚕」的聲音。
在鯊魚的身上,也有類似的這種部位,而這個部位就叫做「勞倫茲壺腹」。
克里斯蒂娜通過手掌撫摸鯊魚的鼻子和嘴巴,讓它們如同沉睡的嬰兒一樣,動彈不得。
通過這種「訓鯊術」,克里斯蒂娜成功的從這些鯊魚的嘴里,取出過300多條魚鉤。
這些帶血的魚鉤曾經讓這些海上霸主變得脆弱痛苦,但是現在克里斯蒂娜將它們解救了。
超過25年的相處時光,讓克里斯蒂娜從一名潛泳愛好者,變成了一名享譽世界的鯊魚專家。而對鯊魚的關愛,讓她放心不下的一次次潛入水中去尋找它們的身影。在這一過程中,她的潛泳技巧變得爐火純青。
現在的克里斯蒂娜無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,她整日與她的好朋友們相伴在一起,救助它們,宣揚它們,改變大眾以往對它們的偏見。
而「鯊魚的朋友」這一名號,也讓她享譽全球,無數的名流開始找上克里斯蒂娜,想讓她帶著自己去找鯊魚玩兒;很多動物學家也找上克里斯蒂娜,想讓她提供一些鯊魚的生活習性資料。
現在的克里斯蒂娜名利雙收,但多年前的她可能想不到,這一切成就的取得,居然只是來源于一段偉大友誼的開端。
克里斯蒂娜之所以幾十年的時間里,都在宣傳和鯊魚有關的知識,很重要的一個原因,就是想要改變人們對于鯊魚的偏見。
鯊魚并不像傳聞中的那樣兇殘,在它們當中,除了有性格霸道的統治者形象,還會有靦腆害羞的鯊魚。
報道中通常對于鯊魚襲擊人類的事件大肆報道,但其實每年鯊魚吃人的事件很少發生,鯊魚吃人導致死亡的人數,遠遠沒有在海邊溺亡的人數多。
因此可以說,鯊魚與人類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存在。
但是很遺憾的是,人類不在鯊魚的食物名單上,但是鯊魚在人類的捕殺名單上。
根據數據顯示,鯊魚消費市場遍及全世界。來自鯊魚的魚肝油、軟骨素和角鯊烯是很多保健品的重要組成部分,沿海地區食用的魚丸,里面的原料之一就是鯊魚。
其中的角鯊烯,是化妝品行業中高級的保濕成分。而角鯊烯的來源,就是從鯊魚的肝臟中提煉所得。根據研究表明,一噸角鯊烯所需的鯊魚肝,數量約為3000只,而全球每年約有6百萬只深海鯊魚被捕獲,可供1000-2000噸角鯊烯所需。
除此之外,染發劑、護發素、保濕霜、眼影、寵物飼料、園藝肥料等一些看似與鯊魚毫不相干的產品,其中的原料之一可能就有鯊魚的存在。
更不用說,一些鯊魚的魚肉、魚油、和備受關注的魚翅了。
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18年發部的數據顯示,從1976年-2016年度,全球鯊魚商品貿易額變化趨勢明顯,直到2010年,才呈現出下滑的趨勢。
成為鯊魚的守護者,不應該是克里斯蒂娜一個人的使命,而應該是我們全人類的責任。任何一種生物,在這個星球上都有我們一樣生存的權利。
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最高統治者,所擁有的權力,并不是為了自己的私欲而濫殺無辜,也不能因為自己的喜惡,就對別的動物大開殺戒。
地球母親是如此公平,當我們為了私欲而沒有節制的殺害動物時,平衡的生態環境就已經被打破了,最終的惡果還是會落到人類自己的頭上。
因此,即使是為了人類自己,我們也應該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。
不論是海洋中威風凜凜的大鯊魚,抑或是路邊的小小麻雀,它們都需要我們作為上位者的關懷與愛護。
而在本文中,針對鯊魚的保護,世界各國已經啟動了多項保護措施。
例如一個英國品牌就設計了一款名為Sharkguard的特殊漁具, 依靠該漁具產生電流脈沖,從而起到阻止鯊鰩上鉤的效果。
世界自然基金會也聯合多家國際機構,聯合制定了一套十年的保護戰略。旨在2025年之前,改善全球范圍內對鯊魚和鰩魚的保護狀況,遏制不斷減少的種群數量,扭轉滅絕趨勢,并呼吁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諾保護鯊魚和鰩魚。
而我們身為一名普通民眾,能做的就是從自身做起,了解鯊魚相關的知識,支持可持續漁業,消費可追溯水產品。
同時,我們也可以向身邊的伙伴分享自己的知識,帶動身邊的人一起為鯊魚的保護,做出自己的努力。這樣積少成多,共同助力海洋環境的改善,讓海洋生物生生不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