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濱海小鎮的碼頭,海風裹挾著咸澀,日子本像往常一樣平淡。直到那天,老漁民阿叔在礁石灘發現個奇怪的 「灰包袱」 。走近一瞧,竟是只海豹,脖子被破塑料袋死死勒住,皮膚磨得?肉模糊,虛弱得連翻身力氣都沒有,黑亮的眼睛里滿是哀求,像在訴說無盡痛苦。
阿叔心猛地揪起來,他當過海軍,對海里生靈有特殊感情。顧不上退潮后礁石硌腳,連滾帶爬沖過去,小心翼翼扯開塑料袋。海豹疼得 「嗚 ——」 輕哼,身子止不住顫抖,可沒掙扎,仿佛知道眼前這人是來救它的。阿叔脫下外套裹住海豹,往鎮上獸醫站跑,一路上,海豹小腦袋蹭著他臂彎,溫熱氣息透過布料傳來,讓阿叔腳步更快了。
獸醫站里,年輕獸醫小夏倒吸涼氣,趕緊給海豹檢查。勒痕深得能看見皮下紅肉,傷口感染發膿,還因為長期被困,營養不良瘦得皮包骨。清理傷口時,海豹疼得爪子緊緊摳住診療台,卻沒咬小夏,豆大淚珠從它眼睛滾落,滴在白大褂上。阿叔在一旁抹眼睛,嘴里嘟囔:「造孽喲,哪個缺德的亂扔塑料袋……」
接下來日子,阿叔成了獸醫站常客。每天天不亮,他就去碼頭買新鮮魚,剁成小塊喂海豹。海豹慢慢有了精神,會用鼻尖頂阿叔手心,喉嚨里發出 「咕嚕咕嚕」 撒嬌聲。小夏給它取名 「海寶」,說這是海里的寶貝,得好好護著。
鎮上人聽說海寶的事,自發行動起來。孩子們拿著小網兜,在海灘撿垃圾;餐館老闆把外賣塑料盒換成紙餐盒;出海漁民,漁網邊都系上反光條,避免再纏住海洋動物。海寶成了小鎮 「環保大使」,每次有人來看它,它就晃晃尾巴,用腦袋頂頂展示傷口的紗布,像是在無聲控訴塑料的危害。
三個月后,海寶傷口痊愈,能靈活游動了。放生那天,碼頭擠滿人。阿叔把海寶抱到船舷,它卻舍不得跳,反復蹭阿叔腿。阿叔紅著眼眶說:「去吧,海里才是你家,記住別再被塑料袋纏啦。」 海寶跳進海里,濺起的水花打濕阿叔褲腳。它游出一段,又猛地轉身,高高躍出水面,仿佛在和所有人告別,然后消失在茫茫藍波里。
從那以后,阿叔在碼頭立了塊木牌,刻著 「別讓你的方便,變成它們的災難」 。海寶的故事,隨著海風,在小鎮代代流傳,提醒著每一個人:守護海洋,就是守護這些可愛生靈的家,也是守護我們共同的未來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