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下午,南安市水頭鎮海聯網紅橋下的灘涂被烈日烤得發燙。幾個漁民正收拾漁網,忽然聽見奇怪的撲水聲 —— 一只銀灰色的身影在泥地里掙扎,圓鈍的吻部一下下蹭著濕滑的灘涂,是中華白海豚!
「快拿濕布!」 有人大喊著跑過去。陽光下,海豚背部的皮膚已經曬得發皺,幾道淺淺的傷口滲著血絲。它每一次呼吸都帶著沉重的喘息,鼻孔里時不時噴出帶著泡沫的黏液,像是在無聲地求救。聞訊趕來的專家蹲在泥地里輕輕撫摸它的背,原本應該在深海里靈活擺動的尾鰭,此刻只能無力地拍打泥水。
「是頭小姑娘,才四五歲呢。」 專家一邊測量體長一邊嘆氣,「看這狀態,怕是困在這里很久了。」 大家小心翼翼地用防水布裹住它,十幾個人合力抬著擔架往岸邊挪。海豚似乎知道這是在幫它,原本緊繃的身體慢慢放松下來,只是偶爾發出一兩聲細弱的鳴叫。
送到歐樂堡海洋王國的救護站時,小家伙已經沒了力氣。獸醫們連夜給它做檢查,才發現這竟是今年六月在廈門海域露過面的那頭白海豚。「估計是追魚的時候迷了路,闖進石井江不說,還碰上退潮。」 王副總經理指著監控里的航道圖,「這孩子慌不擇路,硬是把自己困在了灘涂里。」
治療比想象中更艱難。血檢報告出來那天,所有人都捏了把汗:肝臟損傷、肺部感染,每一項都像懸在小家伙頭頂的利劍。護士們每天要給它輸三次液,長長的針頭扎進鰭肢時,它總會不安地甩甩尾巴,卻從不用尖牙傷人。最費勁的是灌胃,要把營養劑一點點推進食道,常常累得護士們胳膊發酸。
有天凌晨,值班的獸醫發現它呼吸突然急促起來,趕緊拿來吸痰器。管子剛靠近鼻孔,小家伙竟主動仰起頭配合。「它好像什麼都懂。」 獸醫紅著眼眶說。現在每天早上,救護站的人都會隔著玻璃跟它說話,雖然它還不能自己游,也不會張嘴吃東西,但只要有人靠近,就會輕輕眨動那雙烏溜溜的眼睛。
水池里的水流緩緩打著轉,映著白海豚安靜懸浮的身影。
大家都盼著有那麼一天,能親手把它送回大海 —— 那里有它熟悉的魚群,有蔚藍的自由,還有等待著它的同伴。這場生命接力,還在繼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