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孫先生怎麼也想不到,一次香山之行,會讓他和一只烏龜結下 7 年 「特殊緣分」,最后還驚動了警察。
那天,孫先生約朋友去香山放松,在半山腰涼亭取景拍照時,鏡頭里突然出現有趣一幕:一只巴掌大的小烏龜,正使勁兒和小土坡較勁。它蹬著小短腿,身子一歪滾下來,馬上又倔強往上爬,把孫先生逗得直樂。朋友戳戳龜殼打趣:「喲,軟殼小寶寶,剛出生吧?」 孫先生看著烏龜笨拙又堅持的模樣,一時興起:「緣分啊!帶回家養著!」
為養好這意外收獲的 「小伙伴」,孫先生沒少下功夫。一開始喂豬肉丁,烏龜把頭一扭縮進殼里;剁成肉末,烏龜直接裝死。後來孫先生猜它吃素,拿出生菜一試,烏龜 「嗖」 地伸出頭,三兩口把菜葉卷進嘴。孫先生笑罵:「原來是個吃草的小祖宗!」
日子慢慢過,玻璃缸換成大浴盆,最后浴盆都裝不下了。7 年過去,曾經掌心大的小烏龜,長成了臉盆大小的巨龜!朋友串門直咋舌,孫先生還拿手機曬 「成長紀錄片」,溜公園時巨龜更是吸睛,他笑稱 「活體充電寶,看它能趕跑煩心事」。
可一張曬龜照下的科普鏈接,讓孫先生后背發涼 ——「極度瀕危陸龜?特征高度匹配」 ,再想起之前有人鬼祟開高價買龜,他心里直發慌:難不成撿來的寵物,是國寶級保護動物?
趕緊報警后,警察上門一看也愣住,反復確認后說道:「這是蘇卡達陸龜!國際瀕危動物,私自飼養買賣犯法!」 這話像重錘砸在孫先生心上。萬幸,他只是被沒收烏龜,還上了堂普法課。
後來聽說烏龜在救助中心過得不錯,可孫先生每次看手機里的舊照,總覺得客廳沙發旁空落落的。他后悔極了那個夏日午后,把 「緣分」 帶回家。
其實,普通人很難分辨所有物種,誤養保護動物的事并不少見。法規雖在,但要讓大家都清楚,還得靠知識普及。對生命的敬畏,得從拓寬認知開始,不然再大的善意,也可能因為不懂而 「好心辦錯事」 。就像孫先生,本是被烏龜的執著打動,想好好養它,最后卻因無知,讓這份 「緣分」 成了遺憾,也給大家提了個醒:遇到不認識的動物,別著急帶回家,先搞清楚身份,才是真的對生命負責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