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傍晚下樓扔垃圾,剛走到單元樓門口的垃圾桶旁,就看見個鐵籠子放在地上 —— 里面縮著一只白色小狗,巴掌大的身子,毛沾了點灰,正趴在籠子角落,一雙黑溜溜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來往的人,像在找什麼。
我停下腳步,蹲下來看它。小狗見我靠近,先是往后縮了縮,然后又慢慢湊過來,鼻子貼在鐵籠上,輕輕哼了兩聲,聲音軟乎乎的,帶著點委屈。旁邊倒垃圾的張大媽路過,嘆了口氣說:「這狗可憐啊,昨天主人搬家去外地,嫌帶著麻煩,就把它裝籠子里扔在這兒了。它在這兒眼巴巴等了一天,估計還盼著那個不要它的人能回來呢。」
我心里一揪,看著小狗的眼睛 —— 那小眼神里,一半是害怕,一半是祈求,連尾巴都耷拉著,一動不動地貼在身子上。風一吹,它還會輕輕發抖,像是冷,又像是怕。那種被全世界拋棄的恐懼,隔著鐵籠子都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,扎得人心疼。
我伸手碰了碰籠子,小狗沒躲,反而用腦袋輕輕蹭了蹭我的指尖。那一刻,心一下就軟了 —— 能怎麼辦呢?總不能看著它繼續在這兒等一個不會回來的人,總不能讓它在冷風中熬過一夜。「算了,跟我回家吧。」 我輕聲說,然后拎起籠子往樓上走。
帶它回家的路上,小家伙一直在籠子里發抖,眼睛時不時瞟我一眼,又很快低下頭。
進門后,我先找了個淺盆,倒了點溫牛奶,打開籠子門,它卻不敢出來,只是趴在門口,聞著牛奶的香味,猶豫了半天。我沒催它,就蹲在旁邊等著,直到它慢慢挪出來,小口小口喝起牛奶,尾巴才輕輕晃了晃。
喝完牛奶,我燒了熱水,找了塊柔軟的毛巾,小心翼翼地給它洗了個熱水澡。剛開始它還有點緊張,身子繃得緊緊的,洗到一半,居然慢慢放松下來,還會用小爪子輕輕扒拉我的手。洗完澡,我用吹風機把它的毛吹干,白白軟軟的樣子,像個小棉花糖。我又找了點狗糧,泡軟了喂它,它吃得狼吞虎咽,吃完后,就蜷在我的腳邊,閉上眼睛,發出了輕輕的呼嚕聲。
第二天早上,我剛醒,就感覺有個濕乎乎的東西在蹭我的手 —— 睜眼一看,小狗正趴在床邊,用鼻子輕輕蹭我的手心,見我醒了,尾巴搖得更歡了,眼睛里的恐懼早已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絲信任。我摸了摸它的頭,它立刻湊過來,用小腦袋蹭我的掌心,那溫順的模樣,讓我心里暖暖的。
現在小狗來家里已經幾天了,家里頓時熱鬧起來。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 「小白」,每天下班回家,它都會跑過來圍著我轉圈圈;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,它就蜷在我腿上,安安靜靜地陪著我。鄰居們見了,都夸它懂事,說我救了它一命。
小區里其實常有被遺棄的貓狗,它們的命運各不相同 —— 有的能遇到好心人,從此有個安穩的家;有的只能繼續流浪,在風里雨里掙扎。
可就算生命再脆弱,它們也有著驚人的韌性,只要給一點溫暖,就能慢慢敞開心扉。看著腳邊熟睡的小白,我總覺得,能遇到它,是我的幸運 —— 它用小小的身子,給我的生活添了許多陽光,而我,不過是給了它一個本該擁有的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