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 年 10 月底的一天,我剛下班到家,就看見媽媽拎著個舊紙盒子站在門口,臉上帶著點心疼的神色。「快過來看看,樓下撿的,太可憐了。」 她一邊說一邊打開盒子,我湊過去一看,里面縮著只小小的貍花貓 —— 渾身的毛炸得像曬干的枯草,沾著灰塵和碎屑,伸手摸了摸,能清晰地摸到它脊背的骨頭,硌得人手心發疼,連爪子都細得像小樹枝,看著一陣風就能吹倒。
媽媽嘆著氣把貓抱出來,用舊毛巾輕輕擦著它的毛:「叫‘豆芽’吧,跟剛冒頭的豆芽似的,瘦得可憐。」 那時候的豆芽,滿是怯勁,一進家門就 「嗖」 地鉆到沙發底下,任憑我們怎麼喚,都不肯出來。媽媽怕它餓,沖了溫熱的羊奶粉,找了個小勺,蹲在沙發邊,一點點把勺子湊到它嘴邊。它警惕地聞了聞,猶豫半天才小口舔兩口,剛吃兩下又趕緊縮回去,連叫都不敢大聲,聲音細得像蚊子哼。
頭一個星期,豆芽幾乎把沙發底當成了 「安全屋」,只有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,才會偷偷跑出來喝口水、吃點貓糧。媽媽總說:「慢慢來,等它知道咱們疼它,就不怕了。」 果然,過了半個月,豆芽漸漸敢從沙發底探出頭,見我媽織毛衣,會悄悄湊到旁邊,用小腦袋輕輕蹭她的褲腿;我看電視的時候,它也會小心翼翼地跳到沙發扶手上,遠遠地坐著,睜著圓溜溜的眼睛盯著屏幕。
誰能想到,如今的豆芽,往體重秤上一站,指針能直接指向 12 斤,圓滾滾的身子往沙發上一癱,能占去半塊地兒,當年瘦得硌手的脊背,現在摸上去全是軟乎乎的肉。它早就沒了初來時的怯勁,反而成了家里最 「黏人」 的小調皮。我每天下班剛打開門,它就會 「喵喵」 叫著跑過來,圍著我的褲腿蹭來蹭去,還會用爪子輕輕扒我的褲腳,非要我蹲下來摸它兩下才肯罷休。
到了晚上,豆芽更是黏人得很,必蜷在我的枕頭邊睡覺,打呼的聲音還不小,「呼嚕呼嚕」 的,跟小火車似的,可我卻覺得這聲音特別安心,聽著就能睡得更香。我媽織毛衣的時候,它總愛湊熱鬧,跳過去就搶毛線球,用爪子扒拉著毛線球滿地跑,把線弄得亂七八糟,纏得自己滿身都是,活像個 「毛線團子」。
我媽嘴上總笑它:「養歪了養歪了,越來越皮,一點都不老實。」 可轉身就會把剛煮好的雞蛋剝殼,把蛋黃掰得碎碎的喂給它,看著它吃得香,眼里滿是寵溺。有次豆芽把我媽織了一半的圍巾弄散了,我媽假裝生氣地戳了戳它的腦袋,它卻往我媽手心里蹭了蹭,一副 「我錯了但下次還敢」 的模樣,逗得我媽哈哈大笑。
不知不覺,豆芽陪著我們過了 5 個冬天,從瘦得像根豆芽菜,長成了圓滾滾、胖乎乎的模樣。現在的它,每天在家晃悠,一會兒跳到窗台曬太陽,一會兒追著自己的尾巴跑,一會兒又湊到我們身邊求抱抱。
我總跟媽媽說:「哪是養了只寵物啊,分明是撿了個家人。」
看著豆芽在客廳里撒歡的樣子,聽著它軟乎乎的叫聲,心里就特別踏實。原來,一只小小的貓咪,也能給家里帶來這麼多溫暖 —— 它用 5 年的時光,從一只怕人的流浪貓,變成了我們心里最珍貴的寶,而我們也用滿滿的愛,讓它擁有了一個永遠不會離開的家。你們家的毛孩子剛到家時,是不是也有過讓人疼惜的模樣?現在又有哪些調皮又可愛的小習慣,讓你們覺得 「有它在真好」 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