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堂的不銹鋼餐盤碰撞聲突然停了。我端著打滿飯菜的盤子轉身,看見三十多雙眼睛都盯著門口 —— 那里蜷著團灰撲撲的小東西,像塊被人踩扁的毛絨玩具,卻有兩只圓溜溜的眼睛在動。
「這貓……」 王姐的筷子掉在桌上。那團毛球慢慢抬起頭,露出飛機耳和皺巴巴的臉,更讓人揪心的是,它沒有四肢,只有四個圓滾滾的小肉墊貼在地上,挪動時像塊沾了灰的棉花糖在蹭地。
李師傅第一個放下筷子走過去,他平時總愛逗公司喂養的流浪貓,此刻卻放輕了腳步:「別怕呀,小家伙。」 小貓突然往后縮,肚子貼在冰涼的瓷磚上,眼睛濕漉漉的像蒙著層霧,喉嚨里發出 「滋滋」 的聲,像是在發抖。
王姐把餐盤里的清蒸魚挑出來,連刺都挑得干干凈凈,放在掌心遞過去。小貓盯著魚肉看了三秒,突然用圓滾滾的身體蹭著地面挪過來,用小小的嘴巴叼走魚肉,退到墻角狼吞虎咽,尾巴根(如果那點凸起能算尾巴的話)輕輕晃了晃。
行政小張抱著紙箱跑進來時,懷里的絨毯掉了一半:「我午休用的,軟和!」 她蹲在地上把絨毯鋪好,小貓居然主動爬了進去,在里面打了個滾,露出雪白的肚皮,惹得圍觀的人都笑出了聲。
財務劉姐捏著碘伏棉簽走過來,剛碰到小貓的背,它就機靈地翻過身,用四只毛絨絨的殘肢護住肚子,卻沒伸爪子。
大家這才發現,它雖然沒有完整的四肢,移動起來卻靈活得很,像顆會自己滾動的毛球。
寵物醫院的張醫生趕來時,公司微信群已經刷了九十多條消息。他把小貓托在手心檢查,小家伙居然用腦門蹭了蹭醫生的手指,飛機耳抖了抖,像是在打招呼。「天生殘障,但身體倍兒棒,」 張醫生舉著小貓給大家看,「這種貓聰明得很,你看它這眼神多亮!」
前台的小周突然舉手,聲音帶著哭腔:「我…… 我能養它嗎?我租的房子帶陽台。」 她話音剛落,群里立刻有人發紅包標注 「墩墩的貓糧基金」,有人說要做個帶輪子的小推車,還有人預約周末去看它。
經理在人群后拍板:「小周,明天帶薪假,帶墩墩去做個全面檢查。」 原來大家剛才在群里給小貓起了名字,叫 「墩墩」,說它圓滾滾的像個小胖墩。
現在墩墩成了公司的吉祥物。小周真的給它做了個帶萬向輪的小拖車,鋪著厚厚的棉墊,它每天坐著 「專車」 巡視各個辦公室,誰桌上有小魚干,它就停在誰跟前,用圓腦袋蹭人家的手腕。
最有意思的是追激光筆。墩墩在拖車里轉得像個陀螺,四個小肉墊在車里劃來劃去,像艘奮力前行的小船,追不上紅點就 「喵喵」 叫,急得用身體撞拖車壁,惹得加班的同事都忘了疲憊。
上周公司團建,小周帶墩墩來了。它坐在野餐墊上,接受大家輪流投喂,突然站起來,用身體支撐著挪到草坪上,居然自己翻了個跟頭。陽光照在它油光水滑的毛上,像撒了層金粉,那模樣哪有半分可憐,活脫脫個小勇士。
張醫生來復查時說:「你們把它養得太好了,比剛來時胖了半斤。」 墩墩好像聽懂了,跳上醫生的膝蓋,用沒牙的嘴輕輕咬了咬他的袖口,飛機耳抖得像兩片小樹葉。
大家看著墩墩在會議室里追著自己的影子跑,突然明白:所謂完整,從來不是看有沒有四肢。這只沒有四肢的小貓,用圓滾滾的身體教會我們,生命的力量不在形態,而在那雙永遠亮晶晶的眼睛,和那顆敢于在陽光下翻跟頭的心。就像此刻,它正坐在小拖車里,對著窗外的鴿子 「喵喵」 叫,渾身都透著股熱氣騰騰的勁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