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88 年的清晨,新西蘭的佩羅魯斯海峽霧氣彌漫,「海豹號」 船長正緊攥著舵盤 —— 這片水域暗礁密布,被海員稱為 「死亡陷阱」,船身稍偏就可能撞得粉碎。突然,瞭望員大喊:「水里有東西!」
船舷邊躍起一道灰色的弧線,落水時濺起的浪花打在甲板上。那是只海豚,體長近三米,背鰭像片小小的三角帆。它繞著船游了兩圈,突然調轉方向,朝著海峽深處游去,尾鰭拍打出的水花像在招手。
「跟上它!」 船長話音剛落,海豚已經游出不遠,卻總在船前方二十米處徘徊。船跟著它穿過狹窄的水道,原本需要三個小時的險灘,竟在二十分鐘內平穩通過。當船只駛入開闊海域,海豚突然躍出水面,在空中劃出道銀亮的弧線,仿佛在說 「一路平安」。
這只被海員們叫做 「佩羅魯斯・杰克」 的海豚,從此成了海峽的常客。每天清晨,它都會等在入口處,灰黑色的脊背在波光里若隱若現。只要有大輪船經過,杰克就會主動上前引路,逆著船身的波浪玩耍,偶爾還會用吻突輕撞船板,發出 「咚咚」 的聲響,像在敲門打招呼。
有次馬克・吐溫搭乘郵輪經過,特意趴在欄桿上看。杰克似乎知道有貴客,突然游到船邊,用尾鰭拍打水面,濺起的水珠落在作家的巴拿馬草帽上。「這小家伙,比領港員還可靠。」 馬克・吐溫笑著揮手,杰克竟原地轉了個圈,尾鰭拍得更歡了。
1904 年那個陰雨天,杰克像往常一樣引導 「企鵝號」。突然一聲槍響劃破海面,子彈擦著它的背鰭落入水中。杰克猛地扎進深海,等再浮上來時,背鰭旁滲出血絲。開槍的醉漢被乘客按在甲板上,可當時沒有保護海洋動物的法律,最終只能眼睜睜看著他被釋放。
那天之后,杰克消失了整整一周。海員們都揪著心,怕再也見不到這位守護者。直到第七天清晨,有人發現它又等在海峽入口,只是見到 「企鵝號」 就立刻潛入水中,再也不肯靠近。
公眾的憤怒推動了新法規的誕生。新西蘭總督親自簽署法令,佩羅魯斯海峽成了杰克的保護區,傷害它將面臨重罰。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海洋動物保護法,字里行間都藏著人們對這只海豚的心疼。
1909 年的暴風雨夜,「企鵝號」 在沒有杰克引導的情況下觸礁沉沒,七十多名乘客永遠留在了冰冷的海底。消息傳來時,有老海員看見杰克在出事海域徘徊,尾鰭拍打水面的聲音,像在嗚咽。
隨著年紀漸長,杰克游動的速度慢了許多。過往的船只都會主動減速,等它慢慢引路。1912 年四月的一個清晨,最后一艘見過它的船長發來消息:杰克繞著船頭游了三圈,最后一次躍出水面時,陽光剛好照在它帶傷的背鰭上,像鍍了層金。
如今,佩羅魯斯海峽的燈塔旁,立著塊刻著杰克名字的石碑。
當地的老漁民總會對游客說:「看那片躍出水面的浪花,說不定就是杰克回來了。」 畢竟,那些曾被它守護過的船只,那些因它而誕生的善意法規,早已把這只海豚的故事,釀成了海峽里永遠的暖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