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周日下午,我在公園散步時,被長椅旁的一陣 「喵喵」 聲吸引。走近一看,一只巴掌大的小奶貓正蹲在那里,渾身毛色是淡淡的橘白相間,瘦得能看見肋骨,卻一點不怕人,見我停下腳步,還仰著腦袋沖我叫,小尾巴輕輕晃著,絲毫沒有要跑的意思。
我蹲下來,試探著伸出手,它竟主動湊過來,用小腦袋蹭我的手心,軟乎乎的觸感一下子戳中了我。「這麼乖,怎麼會是流浪貓呢?」 我沒忍住,把它抱進懷里,小家伙在我懷里乖乖縮著,不吵也不鬧。那一刻,我打定主意要把它帶回家。
回到家,剛開門就被老公撞見。他看見我懷里的貓,眉頭立刻皺起來:「你怎麼把流浪貓帶回來了?又臟又不知道有沒有病,趕緊送出去!」 我早料到他會反對,抱著貓不肯撒手:「你看它多乖,又不鬧,我會好好照顧它,肯定不麻煩。」 爭執了幾句,老公拗不過我,只好妥協,但撂下話:「我可不管它,你自己負責。」
我先把小貓抱進衛生間洗澡。它身上的毛沾著灰塵,好多地方都打結了,輕輕一碰就能摸到骨頭,看得我心里酸酸的。沒想到洗的時候,它特別乖,乖乖站在水盆里,任由我搓洗打結的毛,只是睜著圓溜溜的眼睛盯著我,那委屈又信任的模樣,讓我忍不住放輕了手上的動作。
洗完澡,用毛巾把它擦干,又找了點家里剩下的貓糧泡軟。
小家伙大概是餓壞了,湊到碗邊狼吞虎咽地吃起來,小嘴巴一動一動的,尾巴還時不時晃一下,像是在表達感謝。我看著它的模樣,給它起了個名字叫 「粘粘」—— 因為它吃完就跟在我腳邊,我走到哪兒,它就顛顛跟到哪兒,黏人得很。
接下來的幾天,粘粘果然像名字一樣,成了我的 「小跟屁蟲」。我在廚房做飯,它就蹲在門口,時不時叫兩聲;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,它會悄悄跳上來,蜷在我旁邊,喉嚨里發出細細的 「咕嚕」 聲。老公嘴上說著嫌棄,卻在某天下班回來時,手里拎著一個嶄新的貓窩和逗貓棒,還嘴硬道:「買這個是怕它亂睡,逗貓棒是為了讓它別亂抓沙發。」 我憋著笑沒戳破,心里卻暖暖的。
沒過多久,老公的態度就徹底軟化了。以前他早上起床從不磨蹭,現在卻會先去給粘粘添貓糧,還會蹲在貓窩旁看它吃;晚上下班回家,放下包第一件事就是拿起逗貓棒,陪粘粘玩上一會兒,看著粘粘追著逗貓棒跑,他還會忍不住笑出聲。有次我路過客廳,聽見他對著粘粘說:「你這小機靈鬼,跑得還挺快。」 我故意咳嗽一聲,他立馬直起身,裝作嚴肅的樣子:「跟它培養感情,以后才好管它。」
現在的粘粘,早就成了家里的 「小寶貝」。它特別懂事,不僅會用貓砂,還從不吵鬧,偶爾還會用小腦袋頂頂我們的手,撒嬌要抱抱。
每天我和老公下班回家,一開門就能看見它蹲在門口,沖我們 「喵喵」 叫著迎接,那小小的身影,總能瞬間掃光我們一天的疲憊。
想起當初在公園撿到粘粘時的模樣,再看看現在它在沙發上打滾、和老公互動的場景,我心里滿是慶幸。當初沒白堅持把它帶回家,這個小小的生命,不僅給我們的家帶來了熱鬧,更讓我和老公之間多了許多溫馨的小互動。原來,善意從來不會被辜負,一只流浪貓帶來的快樂,遠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。往后的日子,我們會一直好好照顧粘粘,讓它永遠做個被疼愛的小寶貝,也讓這份溫暖,一直留在我們家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