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周六上午,我特意買了袋幼貓貓糧,去回訪半個月前被領養的小橘貓。當初領養人李姐說得格外誠懇:「你放心,我肯定把它當自家孩子疼,每天給它喂幼貓糧,陪它玩。」 可敲開李姐家門時,她的話卻像一盆冷水,澆得我渾身發涼。
「那貓啊,早就不見了。」 李姐語氣隨意,低頭換著鞋,「可能自己跑出去了吧,我也沒找。」 我心里 「咯噔」 一下,追問著:「才 2 個月大的貓,連樓梯都不敢下,怎麼會自己跑出去?」 追問了好幾句,李姐才支支吾吾承認 —— 是她嫌小橘貓夜里偶爾叫,又總愛黏人,上周雨天把它裝在紙箱子里,扔在了小區路口。
聽到這話,我心一下子就沉了,像被什麼東西堵著,喘不過氣。領養時明明說得好好的,會好好待它,怎麼能因為這點小事就隨便扔掉?2 個月大的小橘貓,牙齒都沒長齊,連硬點的貓糧都嚼不碎,外面的雨剛停,地上還濕乎乎的,風一吹就涼得刺骨,它能躲到哪兒去?
我沒再多跟李姐爭執,拿著幼貓貓糧就往她說的路口跑。路口來往車輛多,路邊只有幾棵梧桐樹和一排垃圾桶,我蹲在地上,一遍遍喊著小橘貓的名字,聲音都有些發顫。想起小橘貓剛到救助站時的模樣 —— 巴掌大的身子,橘色絨毛沾著點奶漬,總愛用粉粉的小爪子勾我褲腿,呼嚕聲細得像蚊子叫,一摸它的頭,就會把小腦袋往我手心里蹭,那樣軟乎乎的小家伙,怎麼經得起這樣的折騰?
我沿著路口往周邊街巷找,樹坑里的落葉被我翻了個遍,生怕它躲在里面凍著;垃圾桶旁邊我蹲了半小時,忍著異味仔細看,就怕它被垃圾埋住;連小區每棟樓的樓道角落都沒放過,用樹枝戳破結滿蜘蛛網的角落,輕聲喚著 「小橘,出來呀」,可回應我的只有空蕩蕩的回聲。
中午的太陽慢慢移到西邊,天漸漸陰了下來,風也越來越大。我走了快五個小時,腿又酸又麻,鞋上沾滿了泥,卻連小橘貓的影子都沒見到。路過便利店時,買了瓶礦泉水,剛喝兩口,就想起小橘貓可能還沒吃東西,趕緊拿出幼貓貓糧,倒在手心,對著空蕩的巷子學貓叫,一聲接一聲,可只有風穿過街巷的聲音,空蕩蕩的,聽得人心里發慌。
天黑透的時候,我在街角的舊腳踏車棚旁停下歇腳。腿上被蚊子咬了一串包,癢得鉆心,卻沒心思撓。路燈亮了,昏黃的光灑在地上,我盯著地面上自己的影子,突然有點鼻子發酸 —— 要是找不到小橘貓,它會不會凍餓而死?這小貓做錯了什麼?不就是剛到新環境怕生,夜里偶爾叫兩聲嗎?
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,腳踏車棚最里面傳來一聲細細的 「喵」。我猛地站起來,心臟 「砰砰」 直跳,拿著貓糧慢慢走過去。棚子角落里堆著幾個舊紙箱,聲音就是從最里面的紙箱里傳出來的。我蹲下來,輕輕掀開紙箱蓋,一團小小的橘色身影縮在里面,正是小橘貓!
它的絨毛沾了些灰塵和雨水,凍得瑟瑟發抖,看見我,先是警惕地往后縮了縮,可聞到我手里貓糧的味道,又慢慢湊過來,用小鼻子碰了碰我的手心。我趕緊把它抱起來,揣進懷里暖著,它乖乖地縮在我懷里,小爪子緊緊抓著我的衣角,發出細細的呼嚕聲,像是在委屈地撒嬌。
我抱著小橘貓往救助站走,懷里的小家伙漸漸暖和起來,開始用小舌頭舔我的手指。路過便利店時,我買了罐溫牛奶,倒在小碟里喂它,看著它小口小口喝著,小尾巴輕輕晃著,我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。
回到救助站,我給小橘貓洗了個溫水澡,用毛巾擦干,又泡了軟乎乎的幼貓貓糧。它吃飽后,蜷在我準備的小棉窩里,沒一會兒就睡著了,小身體隨著呼吸輕輕起伏。我坐在旁邊看著它,心里滿是慶幸 —— 幸好找到它了,幸好沒讓它在冷夜里獨自害怕。
往后的日子,我會親自照顧小橘貓,等它再長大些,找個真正懂得珍惜它的領養人。也想告訴所有人,領養小動物從不是一時興起的決定,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。每一個小生命都值得被溫柔對待,哪怕只是遇到流浪的它們時,多停下腳步瞅一眼,多給一口吃的,或許就能給它們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。而這份不放棄的守護,終會換來小生命最純粹的依賴與溫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