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出差半年,拖著塞滿行李的箱子打開家門時,屋里滿是灰塵的味道。簡單收拾完行李,我舒舒服服洗了個澡,裹著浴巾正要往臥室走,門外突然傳來一陣細細弱弱的貓叫 —— 聲音帶著點沙啞,像小奶貓受了委屈的嗚咽,一下下撓著人心。
我停下腳步,心里犯嘀咕:這半年沒在家,樓道里怎麼會有小貓?裹緊浴巾,我輕手輕腳走到門口,透過貓眼往外瞧,只能看見一團灰色毛球縮在墻角,小腦袋正一下下蹭著門板,像是在撒嬌,又像是在懇求。
猶豫了幾秒,我還是套上拖鞋打開了門。門剛開一條縫,那小貓就猛地抬起頭,一雙眼睛濕漉漉的,像浸了水的藍寶石,亮晶晶地盯著我。它瘦得皮包骨頭,肋骨在薄薄的毛皮下清晰可見,脖子上還掛著個褪色的紅色項圈,項圈邊緣都磨起了毛。我蹲下身,本以為它會躲,沒想到它竟主動湊過來,用小腦袋蹭到我手心,喉嚨里發出細碎的 「呼嚕呼嚕」 聲,那聲音又輕又弱,大概是餓壞了,連撒嬌的力氣都不太夠。
我心一軟,趕緊回屋翻包,找出之前出差剩下的火腿腸,剝了皮掰成碎末放在手心。小家伙湊過來,立刻狼吞虎咽吃起來,小嘴巴一動一動的,連沾在我指縫里的肉末都要舔干凈。吃完后,它還蹭了蹭我的手背,像是在道謝,然后趁著我起身的空隙,竟悄悄跟著我溜進了屋,縮在玄關的鞋架旁,不敢再往前挪。
我拿起它脖子上的項圈仔細看,上面用小刀刻著 「團團」 兩個字,還有一串手寫的電話號碼。想著或許能聯系上它的主人,我立刻拿出手機撥了過去,可聽筒里卻傳來 「您所撥打的號碼是空號」 的提示音。看著它在沙發角落蜷成一團、眼神怯生生的可憐模樣,我無奈地嘆了口氣,從衣柜里找出一件舊 T 恤,鋪在紙箱里當臨時貓窩,又套上外套去樓下便利店買了貓砂和幼貓貓糧。
夜里躺在床上,我翻來覆去睡不著,聽著客廳偶爾傳來的 「喵喵」 小奶聲,忽然想起小時候養過的那只三花貓 —— 那時候也是這樣,小貓總愛蜷在我腳邊睡覺,半夜會輕輕蹭我的手。我忍不住猜:團團是走丟了,還是被人遺棄的?它項圈上的字跡雖然褪色,卻還挺新,說不定主人正在某個地方著急尋找呢。
第二天一早,我特意請了半天假,抱著團團去寵物醫院做檢查。醫生摸了摸團團的肚子,笑著說:「放心吧,小家伙大概三個月大,除了有點營養不良,沒別的毛病,好好補補就好了。」 我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,又請醫生幫忙給團團洗了澡。吹干毛的時候,團團舒服得直踩奶,小爪子一按一按的,還時不時用腦袋蹭我的胳膊,那模樣讓我心里軟乎乎的。
可新的問題又來了:是貼尋貓啟事幫團團找主人,還是暫時收養它?萬一我養出感情了,主人又找過來怎麼辦?糾結了一上午,我還是決定先試試找主人 —— 我打印了幾十張尋貓啟事,貼在小區門口、樓道里,還有附近的便利店門口,上面寫著團團的模樣、項圈特征,還留了我的聯系方式。
接下來的幾天,我每天下班回家,團團都會蹲在門口等我,我做飯時它就跟在廚房門口,我看電視時它會蜷在我腿上,小呼嚕聲越來越響。我也漸漸習慣了家里有個小小的身影,每天出門前會給它添好貓糧,回家后第一時間找它在哪里。
就在我以為找不到團團主人,打算正式收養它的時候,手機突然響了。電話那頭是個老奶奶的聲音,帶著點哽咽:「姑娘,你是不是撿到一只叫團團的小貓?那是我孫女之前養的,她上個月出國了,我年紀大了沒精力照顧,本來想送給親戚,結果團團跑丟了…… 我打之前的號碼,才知道是空號,後來在小區門口看到你的啟事,就趕緊打過來了。」
掛了電話,我抱著團團坐在沙發上,心里有點舍不得。可想到老奶奶著急的樣子,還是決定把團團送過去。沒想到老奶奶見到團團,抱著它哭了一會兒,又把團團遞回我懷里:「姑娘,我看團團跟你親,你也真心疼它,不如你養著吧。我孫女要是知道團團有個好歸宿,也會開心的。以后我想它了,就來看看,行嗎?」
我愣了一下,看著懷里團團蹭我手心的模樣,用力點了點頭。現在,團團已經在我家待了一個月,長胖了不少,灰白相間的毛變得蓬松柔軟,項圈我還幫它留著,只是換了根新繩子。每天早上,它會跳上床頭叫我起床;晚上,會蜷在我身邊睡覺。
偶爾老奶奶會來家里看團團,每次團團都會跑到門口迎接,蹭老奶奶的手。看著這溫馨的畫面,我忽然明白:有時候,善意的相遇,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溫暖。團團或許曾經顛沛流離,但現在,它終于有了一個能安心停靠的家,而我也因為這個小小的生命,讓空蕩的屋子充滿了煙火氣和歡聲笑語。
往后的日子,我會一直好好照顧團團,讓它再也不用害怕孤單,讓這份溫暖,一直留在我們身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