垃圾桶旁邊的紙箱里傳來 「喵嗚」 聲時,我以為又是只普通的流浪小貓。灰撲撲的一團縮在角落,背上的毛糾結成塊,沾著泥和不明污漬,只有一雙圓眼睛亮得驚人,見我蹲下來,還往后縮了縮。
「跟我回家吧。」 我把它揣進外套兜里,小家伙在里面抖了抖,沒掙扎。
帶去寵物店洗澡時,店員舉著吹風機突然 「咦」 了一聲:「這是美短銀虎斑啊。」 我湊過去看,泡沫沖干凈的地方確實露出銀灰色的底毛,上面分布著淺淺的黑條紋,只是瘦得皮包骨頭,完全看不出 「貴族相」。
「會不會認錯了?」 我摸著它背上突出的脊梁骨,想起小區里那些亂竄的貍花貓,「你看它這毛色,斑駁得像塊舊抹布。」 店員笑著指它的爪子:「你看這肉墊是粉色的,美短都這樣。」
回家路上我一路犯嘀咕。網上搜的美短銀虎斑照片,個個油光水滑,花紋整齊得像畫上去的,哪像我懷里這只,耳朵尖還缺了個小口,大概是打架輸了。
頭晚給它弄了點泡軟的貓糧,小家伙埋著頭狂吃,尾巴尖卻一直繃得筆直。我坐在旁邊看它,突然發現它背上的條紋其實挺有規律,像老虎身上的紋路,只是被灰塵蓋得看不清。
第二天早上,我被一陣輕微的抓撓聲弄醒。睜眼看見它蹲在床頭柜上,歪著頭看我,見我醒了,立馬蹦到床上,小心翼翼地用鼻尖碰我的手指。
那一下輕得像羽毛,卻讓我心里軟乎乎的。
它適應環境快得驚人。三天后就敢跳上沙發,蜷在我腿邊打呼嚕;一周后學會了開抽屜,總把我藏的貓條叼出來;半個月時,我下班剛掏鑰匙,門里就傳來 「喵嗚喵嗚」 的叫聲,一開門,它準會蹭著我的褲腿往屋里領,尾巴豎得像根旗桿。
我漸漸忘了品種這回事。每天早上它會踩在我胸口叫早,晚上趴在鍵盤邊陪我加班,把毛線球滾得滿地都是,也會在我難過時,安安靜靜地趴在我手背上。
上個月給它拍了張照,發在小區群里。有人問:「這不是上次在垃圾桶旁邊那只小貓嗎?變化真大。」 我看著照片里的它,銀灰色的條紋在陽光下清晰可見,圓滾滾的身子,再也不是當初那只瘦得脫形的小可憐。
其實是不是美短又有什麼關系呢?它是那個在紙箱里瑟瑟發抖的小家伙,是會在我回家時準時等在門口的小機靈,是我生活里突如其來的小確幸。
我摸了摸它的頭,它舒服地瞇起眼,用腦袋蹭我的手心。真好,那天我把它揣進了兜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