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市停車場的陽光晃得人睜不開眼,我拎著購物袋往車邊跑,老遠就看見副駕駛座上有團灰撲撲的東西。拉開車門的瞬間,那團東西突然動了動 —— 是只巴掌大的小藍貓,正歪著頭看我,尾巴像根細鐵絲,在座椅上輕輕掃來掃去。
「哪來的小家伙?」 我蹲在車門邊打量它。貓崽大概兩個多月大,耳朵還沒完全立起來,爪子小得像粉色的橡皮糖。它一點不怕生,居然順著座椅爬到我胳膊上,用帶倒刺的舌頭舔我的手腕,癢得人直笑。
發動車子時,我無意間點開了行車記錄儀。畫面里,兩個小時前的停車場空空蕩蕩,一只瘦骨嶙峋的藍貓媽媽突然出現在鏡頭里,嘴里叼著這只小貓。它圍著我的車轉了兩圈,后腿猛地一蹬,竟跳上了沒關嚴的車窗沿,小心翼翼地把小貓放進副駕。
接下來的畫面讓我攥緊了方向盤。貓媽媽蹲在窗外,沖著車里的小貓 「喵喵」 叫,聲音又輕又啞。小貓大概是害怕,在座椅上縮成一團,貓媽媽就用爪子扒著車窗縫,把鼻子探進來蹭了蹭它的頭。反復確認幾次后,它才轉身離開,走兩步就回頭望一眼,尾巴低垂著,像是拖著千斤重的不舍。
「原來你是被媽媽‘托付’給我的呀。」 我戳了戳懷里的小貓,它正抱著我的手指啃得歡。后視鏡里,停車場的樹影往后退,我突然想起上周在小區垃圾桶旁見過的那只藍貓 —— 瘦得能看見肋骨,肚子卻鼓鼓的,當時還以為是懷孕了,現在才明白,它是拖著哺乳期的虛弱,在為孩子找個家。
回家后,我翻出兒子小時候用的嬰兒澡盆,倒了點溫水給小貓擦身子。小家伙大概從沒享受過這待遇,舒服得直打呼嚕,洗完澡裹著毛巾躺在我腿上,很快就睡成了個毛球。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 「車窗」,紀念這場特別的相遇。
第二天一早,我被一陣 「叮叮當當」 的聲音吵醒。只見 「車窗」 正抱著我的拖鞋啃,旁邊散落著它扒出來的貓糧 —— 這家伙居然自己打開了廚房的柜子。我假裝生氣地咳嗽一聲,它立刻原地打了個滾,露出雪白的肚皮,那副討好的樣子,讓人怎麼也氣不起來。
周末帶 「車窗」 去寵物醫院做檢查,醫生說它很健康,就是有點營養不良。在醫院的櫥窗里,我看見一只和貓媽媽長得很像的藍貓,正隔著玻璃朝我們叫。「車窗」 突然從我懷里掙脫,扒著玻璃 「喵嗚喵嗚」 地回應,小尾巴豎得筆直。
回家的路上,「車窗」 趴在我腿上,小爪子踩著我的牛仔褲。我想起行車記錄儀里貓媽媽離開的背影,突然明白那份轉身的勇氣里,藏著怎樣深沉的愛。它或許觀察我很久了,知道我每天會在超市買貓條喂流浪貓,知道我停車時總習慣給車窗留條縫通風,所以才放心地把最珍貴的寶貝交托過來。
現在的 「車窗」 成了家里的活寶。它會在我寫報告時趴在鍵盤上,會在我看電視時蜷在我脖子上,還學會了用爪子開臥室門。
每次我下班回家,鑰匙剛插進鎖孔,就能聽見里面 「咚咚」 的跑跳聲,門一開,一團藍灰色的毛球就會撲進我懷里。
那天整理行車記錄儀,我把那段視訊存進了雲端。畫面里,貓媽媽最后回頭的瞬間,陽光剛好落在它的耳朵上,像鍍了層金邊。我摸著 「車窗」 柔軟的背想,有些相遇從來都不是偶然,是生命與生命之間,最溫柔的選擇與被選擇。就像此刻,小家伙打了個哈欠,把臉埋進我的掌心 —— 這里就是它的家了,再也不用流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