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在街頭等紅綠燈,眼角瞥見人行道邊的小紙箱,讓我忍不住多瞧了幾眼。
穿白 T 恤的小哥坐在馬路牙子上,面前擺著寫滿字的紙板,「好好對待、好好珍惜、好好喂養」 幾個黑字,和紙箱里探出頭的兩只小貓,瞬間抓住路人目光。小貓一灰一白,眼睛圓溜溜的,爪子搭在箱沿上,奶聲奶氣地叫著,像在努力配合小哥找新家。
後來聽附近開店的阿姨說,小哥是租客,幾個月前在小區撿到這兩只小奶貓,那時候它們才手掌大,連走路都踉蹌。小哥自己打工掙的錢剛夠糊口,可看著小貓可憐,硬是省吃儉用買貓糧、貓砂,把它們養活。最近房東突然說不讓養貓,要麼送走,要麼搬離。小哥沒地方搬,只能硬著頭皮來街頭,想給小貓找個能疼它們的新主人。
我站在那兒看了好久,有阿姨心疼小貓,問能不能便宜點 「買」 走,小哥急得臉通紅:「不是賣!不要錢!只要對它們好,能好好養著,隨時讓我知道它們過得咋樣就行!」 說話時,他摸小貓的手輕輕的,像是在哄哭鬧的孩子。
一個穿校服的女生蹲下來,眼睛亮晶晶地逗小貓:「它們多大啦?」 小哥趕緊介紹:「兩個多月,會用貓砂,也會自己吃飯啦,可省心……」 說著說著聲音就低了,低頭看著小貓,像是怕說太多,會讓它們更難找到家。
太陽慢慢往西挪,路過的人越來越多,有人拍照發社交平台,說 「街頭遇暖心小哥給貓找家」 ;有人停下問情況,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法收養。小哥就那麼守著紙箱,每來一個人,眼睛就亮一下,聽完理由又暗下去,可再抬頭,還是笑著給人講小貓的好處。
我想起家里養的貓,心一軟,問小哥能不能跟我回去看看。他眼睛瞬間亮得像星星,忙不迭點頭:「您要是喜歡,帶它們回家吧,我把剩下的貓糧、貓砂都給您,還有它們的小毯子……」 路上,小哥絮絮叨叨說小貓的習慣,「灰灰愛蹭人,白白喜歡啃逗貓棒,晚上別忘給它們添水……」 到小區門口,他把裝貓的紙箱抱得緊緊的,像在托付最珍貴的寶貝。
後來聽鄰居說,小哥走的時候一步三回頭,差點哭出來。現在我的手機里,偶爾會收到他發來的消息:「白白和灰灰還好嗎?」「看見它們的照片啦,過得好我就放心啦」 。而兩只小貓,在新家里蹦蹦跳跳,把我的生活也填得暖暖的。
街頭的相遇很短暫,可小哥對小貓的不舍與期盼,小貓對新家的懵懂與依賴,讓那個普通的午后,成了藏在記憶里的溫柔片段。原來在城市的角落,總有人愿意為小生命的未來低頭奔走,也總有小生命,用軟軟的爪子,撓開陌生人心里的溫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