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陽光剛爬上窗台,我揉著眼睛往客廳走,腳邊突然蹭過兩團橘色影子。低頭一看,手里的牙刷 「啪嗒」 掉在地上 —— 沙發上并排臥著兩只大橘,連腦門上那撮歪毛的位置都分毫不差,正一起歪頭看我,眼神同步得像復制粘貼。
「大橘?」 我試探著叫了一聲。左邊那只懶洋洋地晃了晃尾巴,右邊那只卻奶聲奶氣地 「喵」 了一聲,聲音細得像根線。這才發現,新來的小家伙體型小了一圈,爪子還帶著點沒褪盡的粉色。
我家大橘是只絕育兩年的公貓,平時連窗台都懶得跳,怎麼突然帶了個 「崽」 回來?我蹲在沙發前研究了半天,倆貓居然同時打了個哈欠,連伸懶腰的姿勢都一樣,前爪繃得筆直,后腿蜷成個圈。
「你可是公貓啊。」 我戳了戳大橘的腦袋,「這到底是從哪領回來的?難不成在外面離婚,判了個娃給你?」 大橘舔了舔我的手指,轉身用尾巴把小貓圈進懷里,像在說 「少管閑事」。
當天下午我就發了朋友圈,視訊里兩只橘貓正并排蹲在窗台舔爪子,陽光把它們的絨毛染成金紅色。配文寫著 「買一送一劃算嗎」,評論區瞬間炸開了鍋。養布偶的閨蜜說 「這是貓界克隆技術吧」,同事老李提醒我 「趕緊查查監控,別是哪戶丟的貓」。
正對著評論傻笑,門鈴突然響了。對門的張奶奶扶著門框,手里還攥著個毛線團:「丫頭,你家是不是多了只小橘貓?」 她往客廳一瞅,指著沙發上的倆貓直拍大腿,「我說怎麼少了個崽,敢情是跟著你家大橘私奔了!」
原來張奶奶家的三花貓上周剛生了窩崽,其中一只橘貓總愛往外跑。昨天傍晚她去倒垃圾,回頭就發現貓窩空了個角,找了半宿沒找著,急得直轉圈。「你家大橘天天蹲在我家窗台上,敢情是早看上這娃了。」 張奶奶笑得眼角堆起皺紋,大橘卻突然跳上鞋柜,歪著頭看我們,尾巴尖得意地晃,仿佛在說 「我撿的娃當然歸我」。
真相大白后,兩只橘貓反而更親近了。大橘把最愛的魚干叼給小貓,自己蹲在旁邊舔爪子;小貓學它翹著尾巴走路,結果因為重心不穩摔在地毯上,大橘居然用爪子把它扶起來,還用腦袋蹭了蹭它的耳朵。
每天下班回家,總能看見倆貓趴在門口的地墊上。聽見鑰匙聲,大橘先站起來伸個懶腰,小貓立刻跟著模仿,動作慢半拍,像台卡殼的小機器人。有次我故意把逗貓棒扔到沙發底下,大橘叼著小貓的后頸把它舉起來,讓它從縫隙里夠,自己則守在旁邊,喉嚨里發出 「咕嚕咕嚕」 的聲兒。
「這公貓當得比人都稱職。」 張奶奶來送剛蒸的南瓜餅時,正撞見大橘給小貓舔毛。她把餅放在茶幾上,指著小貓爪子上的毛線說:「我給三花織窩剩的線,這小家伙非叼著玩,大橘居然幫它繞成了球。」
沒過幾天,張奶奶拎著塊木板來敲門:「我家陽台跟你家就隔半米,搭個橋讓它們串個門?」 現在每天清晨,都能看見兩只橘貓踩著木板來回跑,大橘在前頭開路,小貓跟在后頭,爪子踩得木板 「咚咚」 響。
上周社區組織鄰里節,我帶著倆貓去參加寵物秀。大橘站在台上,居然把小貓推到最前面,自己蹲在旁邊當保鏢。張奶奶舉著手機拍照,笑得比誰都開心:「你看這倆,真跟一家人似的。」
有鄰居說,大橘是覺得孤單,才找個伴兒;也有人說,這是貓在報恩,知道我平時一個人住。其實不管是哪種,看著窗台上并排打盹的倆橘貓,聽著對門傳來張奶奶和三花貓的說話聲,心里總暖烘烘的。
昨天給它們梳毛,發現小貓腦門上那撮歪毛,居然慢慢長到了跟大橘一模一樣的位置。大橘蹲在旁邊看著,突然用爪子拍了拍我的手,像是在提醒我 「該給它喂零食了」。陽光透過紗窗照進來,在兩只橘色的毛團上撒了層金粉,連空氣里都飄著甜甜的味道。
或許這就是生活最好的模樣 —— 一只貓突然帶來另一只貓,一戶人家悄悄走進另一戶人家,在柴米油鹽的日子里,把孤單過成了熱熱鬧鬧的團圓。就像大橘用行動告訴我的,緣分這東西從來不分物種,有時候一個不經意的回眸,就是一輩子的牽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