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陽光剛透過窗簾縫照進客廳,我就聽見腳邊傳來輕輕的 「咕嚕」 聲。低頭一看,老咪正用腦袋蹭我的褲腿,尾巴慢悠悠地掃著地板 —— 這是它 22 歲的清晨,也是它陪在我身邊的第 22 個年頭。
老咪是只橘白相間的貓,當年我還是個剛上小學的孩子,媽媽從鄰居家把剛滿月的它抱回來時,它才巴掌大,縮在我掌心怯生生的。誰能想到,一晃眼,它竟成了家里的 「老壽星」。
現在的老咪,走兩步就要歇一歇,原本亮晶晶的眼睛也有些渾濁,耳朵沒以前靈敏了,喊它名字,得湊到它耳邊大聲說,它才會慢悠悠抬起頭,眨眨眼,像是在回應。可就算這樣,它還是堅持每天等我起床,等我下班,把家里每個角落都 「巡視」 一遍,仿佛在履行它 「家庭小管家」 的職責。
記得去年冬天,我感冒發燒,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。迷迷糊糊間,感覺有個暖暖的小毛球趴在我手邊,睜眼一看,是老咪。它沒像平時那樣到處溜達,就安安靜靜地臥著,用小腦袋輕輕蹭我的手背,喉嚨里的 「咕嚕」 聲比平時更響,像是在安慰我。我伸手摸它的頭,它舒服地閉上眼,爪子輕輕搭在我手腕上,那一刻,發燒的難受好像都減輕了不少。
老咪牙口不好,我每天都會把貓糧泡軟了給它吃,偶爾還會煮點雞胸肉,撕成細細的肉絲。
它吃東西很慢,一小碗貓糧要吃十幾分鐘,吃完了就會走到我身邊,用臉蹭我的手,像是在說 「好吃,謝謝你」。有次我忙著趕工作,忘了給它準備吃的,等我反應過來時,發現它正蹲在食盆旁邊,沒叫也沒鬧,就靜靜地等我,看到我過來,尾巴輕輕晃了晃,一點也不生氣。
家里的親戚朋友每次來,都會忍不住感嘆:「22 歲的貓,跟人活八九十歲似的,真是有福氣!」 每次聽到這話,我都會笑著摸老咪的頭,其實我知道,不是老咪沾了我的福氣,是它給我帶來了一輩子的溫暖。
小時候我怕黑,老咪會陪我睡在床頭;我考試沒考好,躲在房間里哭,它會跳上桌子,用爪子輕輕拍我的手背;後來我在外地上大學,每次放假回家,剛開門就會看見它蹲在門口,雖然走得慢,卻還是第一時間湊過來蹭我 —— 它好像永遠都知道,我需要它的時候,它就在。
現在的老咪,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,要麼窩在沙發上,要麼趴在我腳邊。有時候我會坐在它旁邊,輕輕梳理它有些打結的毛,跟它說說話,雖然知道它可能聽不懂,可看到它閉著眼睛、舒服地蹭我手的樣子,心里就滿是踏實。
有人說,貓的一輩子很短,可老咪卻用它的一輩子,陪我走過了童年、少年、青年。22 歲的老咪還在,還能每天蹭我的手,還能在我身邊打盹,對我來說,這就是最珍貴的福氣。
希望老咪能慢慢走,慢慢陪我,讓這份溫暖,再久一點,再久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