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那只貓,是五年前爸媽在山上撿的小流浪。當時它才巴掌大,縮在松樹下瑟瑟發抖,我爸心軟,把它揣在懷里帶回了家。沒想到這一養,就是五年,它成了家里離不開的一員。
以前在山里住的時候,這貓最黏我爸。我爸扛著鋤頭去菜地里澆水,它就跟在后面,邁著小碎步,到了田埂邊,就找個曬得到太陽的地方蜷起來,瞇著眼睛看我爸干活。我爸喊它一聲 「阿貍」,它就 「喵」 一聲回應,聲音軟乎乎的,聽得人心里暖洋洋。
我在城里工作,每次上山看爸媽,剛走到山腳那棵老松樹下,準能看見阿貍蹲在旁邊的石頭上等著。它的耳朵特別靈,我還沒喊它,它就豎起耳朵朝我這邊望,等我走近了,一喊 「阿貍」,它立馬顛顛地跑過來,圍著我的褲腿蹭來蹭去,尾巴豎得筆直,像是在撒嬌。
晚上不管山里多冷,都不進屋里睡,阿貍就守在門口的舊竹筐里。那竹筐是我媽用舊竹子編的,鋪了件我爸的舊棉襖,是阿貍的專屬小窩。有次山里下大雨,雨點砸在屋檐上 「噼里啪啦」 響,我半夜起來看,發現阿貍渾身都濕透了,卻還是蜷在竹筐里,不肯挪窩。我想把它抱進屋里,它卻掙脫我的手,又跑回竹筐,眼睛盯著家門,像是只有守著這里,才安心。
今年年初,爸媽商量著搬去城里跟我一起住,山里的老房子就打算空著了。
我特意提前買了阿貍最愛吃的小魚干,想著上山跟它告別,也順便再陪陪它。
那天我蹲在門口的台階上,打開裝小魚干的袋子,阿貍立馬湊了過來。我捏起一塊小魚干遞到它嘴邊,它卻沒像往常一樣立刻叼走,反而抬頭看著我,眼睛里亮晶晶的。我正納悶,就看見一滴眼淚從它眼角滑下來,順著臉頰滴在地上。我當時就愣了 —— 以前只在網上刷到過動物會哭,真親眼看見阿貍掉眼淚,我心里一下子發緊,像被什麼東西揪了一下。
它好像知道我們要走了。吃完我遞的小魚干,也不跟我玩平時最愛玩的逗貓棒了,就趴在我的腳邊,把尾巴輕輕搭在我的鞋上,又慢慢勾住,像是怕我突然走掉。我摸了摸它的頭,它的毛還是那麼軟,可它卻只是輕輕蹭了蹭我的手心,沒了往日的活潑。
要上車的時候,阿貍還站在門口的舊竹筐旁望著我們。它的眼睛紅紅的,一直盯著我,我喊它,它也只是 「喵」 了一聲,聲音帶著點委屈,聽得我心里酸酸的。
我實在不忍心把它丟在山里,拉著我爸的胳膊說:「爸,把阿貍帶上吧,它這麼通人性,留在山里我不放心。」 可我爸卻搖了搖頭,嘆了口氣說:「城里太嘈雜,阿貍在山里待慣了,到了陌生地方,萬一應激了可怎麼辦?它怕生,城里的高樓大廈,它肯定不適應。」
我知道我爸是為了阿貍好,可看著阿貍站在門口那孤零零的模樣,我心里糾結得厲害。
這五年,它陪著爸媽在山里過日子,陪著我每次上山的時光,它會在田埂邊等我爸,會在山腳等我,會在大雨里守著家門,這麼通人性的貓,怎麼能放心把它丟在山里呢?
車子發動的時候,我回頭看,阿貍還站在那里,小身影在風中顯得格外小。我心里像壓了塊石頭,又疼又牽掛 —— 你們說,我該回去把阿貍帶上,讓它跟我們一起在城里生活,還是聽我爸的,讓它留在熟悉的山里呢?我真怕這一分開,就再也見不到它那蹭我褲腿、勾我鞋子的模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