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傍晚的防盜門被 「砰」 地撞開時,我正在廚房擇菜。女兒背著書包沖進來,書包帶滑到胳膊肘上,她顧不上扶,手忙腳亂地在書包側兜里掏著什麼,拉鏈扯得 「刺啦」 響。
「媽媽!你看!」 她張開手心,巴掌大的地方臥著團灰撲撲的小東西。閉著眼睛發抖,后腿沾著黑泥,細聲細氣的叫聲像根被風吹動的小毛線,在客廳里飄來飄去。
我湊過去才看清是只小貓,毛粘成一綹一綹的,估計剛滿月,爪子小得像粒花生米。女兒的手輕輕托著,指縫里露出小貓的尾巴尖,正隨著發抖的身子輕輕顫。「它在樓下花壇哭,」 女兒的聲音有點發緊,鼻尖亮晶晶的,「我蹲下來伸手,它就順著我的胳膊爬上來了,一點都不咬我。」
她仰著臉看我,額頭上還帶著跑回來的汗,幾縷碎頭髮粘在臉頰,睫毛上掛著的汗珠像星星。「我們養它好不好?就養一小會,等它有力氣了再送出去也行。」 最后幾個字說得特別輕,像是怕聲音大了會驚跑什麼。
小貓突然打了個噴嚏,把自己嚇得縮成個球。我看著女兒立刻把雙手攏得更緊,拇指輕輕蹭著小貓的背,那模樣像捧著件稀世珍寶。哪能說不呢?孩子的心就像剛剝殼的雞蛋,軟乎乎的,這時候要是潑冷水,往后見著路邊的流浪狗流浪貓,怕是再也不敢伸手了。
「養。」 我摸了摸她汗津津的頭,「但得先帶它去醫院,你看它臟的。
」 女兒立刻歡呼起來,轉身就要去拿她的小熊毛巾,被我拽住:「先換鞋,醫生等著呢。」
寵物醫院的燈亮得晃眼。醫生把小貓放在檢查台上,它立刻鉆到聽診器底下,只露出個尾巴尖。女兒蹲在旁邊,眼睛瞪得溜圓,醫生用棉簽蘸著溫水擦它后腿的泥,她就跟著屏住呼吸;醫生說 「體溫有點低,沒大病」,她偷偷拽我衣角,聲音壓得像蚊子哼:「媽媽你看,它干凈的地方像小棉花。」
洗澡的時候小貓特別乖,任由護士姐姐用小噴頭沖,就是洗到肚子時突然 「喵」 了一聲,女兒立刻說:「它是不是怕水呀?我給它唱歌吧。」 結果她跑調的《小星星》剛唱兩句,小貓居然舒舒服服地打了個哈欠。
結賬時看著單子上的 360 塊,我心里嘀咕這錢夠買兩箱牛奶了。但回家路上,女兒把裹著小貓的小熊毛巾抱在懷里,嘴里碎碎念:「以后叫你團團哦,團團要長胖胖,長到像樓下的大橘貓那麼胖。」 小貓在毛巾里動了動,發出 「咕嚕」 的聲,女兒立刻驚喜地喊:「媽媽它應我了!」
到家已經十點多,女兒非要把自己的小夜燈放在貓窩旁,又把最喜歡的小魚餅干掰碎了遞過去。小貓聞了聞,居然伸出舌頭舔了舔她的指尖,女兒立刻捂住嘴,眼睛亮得像落滿了星星。
今天早上,我在冰箱貼的便簽上寫下 「下個月帶團團打疫苗」。
陽光透過窗簾照進來,女兒正趴在床邊看小貓喝奶,手指輕輕點著小貓的耳朵:「團團快喝,喝完我們去看櫻花。」 小貓的尾巴在她手心里輕輕掃,像在回應。
其實錢花多少真不重要。看著女兒小心翼翼護著那團小毛球,突然覺得養孩子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—— 不是教她多少大道理,而是陪著她,看著她把心里那點軟乎乎的善意,一點點護得穩穩的,像現在這樣,用小熊毛巾裹著只陌生的小貓,用跑調的歌哄它睡覺,覺得全世界的美好都該被這樣溫柔對待。
剛才女兒背著書包上學,臨出門回頭叮囑:「媽媽記得給團團換溫水,它喜歡喝溫的。」 小貓在窩里 「喵」 了一聲,像是在跟她告別。我站在門口看著這一老一小的互動,突然覺得這屋子好像比昨天暖和了許多,連空氣里都飄著股甜甜的味道 —— 那是善良在發酵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