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加班回家,路過小區外那座老石橋時,一陣微弱的 「喵嗚」 聲,讓我停下了腳步。路燈的光透過樹枝灑在橋面上,昏昏暗暗的石欄下,蜷縮著一團毛茸茸的小東西 —— 是只流浪貓。
我放輕腳步走過去,才看清它的模樣:渾身的毛糾結成一團,沾著塵土和不知名的碎屑,原本該蓬松的尾巴蔫蔫地垂著,只有一雙眼睛,在夜色里亮得讓人心疼。它沒有像別的流浪貓那樣一見到人就躲,反而微微抬起頭,直勾勾地看著我。那眼神特別復雜,有藏不住的怯意,身子還輕輕抖了兩下,可眼底深處,又像埋著一點點盼頭,像在試探著,盼著能從陌生人這里得到點什麼。
「你在這兒待多久了呀?」 我蹲下身,聲音放得極輕。它沒回答,只是往前挪了挪,離我近了些,又立刻停下,好像怕靠得太近會被推開。我突然想起包里還剩半袋早上沒吃完的雞肉腸,趕緊掏出來,撕開口遞到它面前。
它先是警惕地聞了聞,大概是實在餓壞了,下一秒就小口小口吃了起來。吃的時候還沒忘時不時抬頭瞅我一眼,小腦袋一點一點的,那模樣像個怕被搶走食物的孩子,又像在確認我會不會突然離開。
看著它狼吞虎咽的樣子,我心里突然酸酸的 —— 不知道它在外流浪了多久,挨過多少頓餓,又受過多少驚嚇,才能把 「警惕」 刻進骨子里,連吃口東西都要反復確認安全。
吃完最后一口,它舔了舔爪子,猶豫了一下,輕輕用腦袋蹭了蹭我的手背。那一下特別輕,像羽毛拂過,卻讓我瞬間紅了眼眶。它的毛雖然臟,可蹭過來的時候,能感覺到它在努力討好,好像在說 「謝謝你」。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它的頭,才發現它的耳朵后面有一小塊結痂,不知道是打架弄傷的,還是被什麼東西刮到了。
「以后要是餓了,還來這兒等我好不好?我給你帶吃的。」 我跟它約定,它似懂非懂地 「喵」 了一聲,又蜷回石欄下,只是這次,離我更近了些。
走的時候我回頭看了一眼,它還在看著我,眼神里的怯意少了點,多了些依賴。我突然想起,城市里還有好多這樣的小生命:在垃圾桶旁找食物的小狗,躲在車底取暖的小貓,它們拼盡全力活著,只是盼著能被人看見,被人善待。
今天早上出門時,我特意多帶了一袋貓糧,走到石橋邊,果然看見它在石欄下等著。看到我來,它居然站起來,小跑到我腳邊蹭了蹭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對流浪的毛孩子來說,人類的一點點善意,可能就是它們活下去的希望。
只是我也在想,光靠我一個人的力量不夠。
大家要是在路邊遇到這些小生命,要是有能力,不妨給它們點吃的;要是看到受傷的,能不能幫忙聯系下救助站?其實它們要的不多,不過是一口飽飯、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小角落。希望有一天,這些努力活著的小毛孩子,都能少受點苦,多些安穩,都能找到愿意疼它們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