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吃街的霓虹燈剛亮起,小黃狗就從垃圾桶后鉆了出來。它瘦得肋骨分明,棕黃色的毛沾著油污,卻有雙黑亮的眼睛,總滴溜溜地轉,像在盤算著什麼。
這條街是它的食堂。每天夜里,它都等攤主收攤后,在油膩的地面上撿殘羹冷炙。肉串簽子上的碎肉末、掉在地上的烤雞翅皮,都是難得的美味。但小黃狗最在意的,不是吃的,是人們手里那張張 「神奇紙片」。
它見過穿西裝的男人,把紙片遞給烤冷面攤主,換走冒著熱氣的面;也見過扎馬尾的姑娘,用同樣的紙片,換來撒滿芝麻的糖糕。後來,人們掏出亮閃閃的手機晃一晃,也能換吃的,但小黃狗總覺得,那些花花綠綠的紙片更 「實在」。
有天清晨,它在梧桐樹下打盹,風吹落一片金紅色的葉子,邊緣卷成好看的波浪。小黃狗忽然福至心靈 —— 這葉子也是 「片片」,說不定也能換吃的!它叼起葉子,顛顛跑到常去的燒烤攤。
攤主老李正低頭串肉,忽然腳邊傳來 「嗚嗚」 聲。低頭一看,小黃狗蹲在那兒,嘴里叼著片落葉,黑亮的眼睛直勾勾盯著烤架上的骨肉相連,尾巴輕輕掃著地面,像個舉著零花錢的孩子。
老李愣了愣,隨即笑出了聲。他賣了十幾年燒烤,見過討食的貓狗,卻沒見過用樹葉 「買」 吃的。看著小狗眼里的期盼,像摻了星光,老李心一軟,拿起一串剛烤好的骨肉相連,蹲下來遞過去:「小家伙,這葉子我收了。
」
小黃狗警惕地聞了聞,確認沒有陷阱,猛地叼過肉串,跑到街對面的台階上狼吞虎咽。肉香混著孜然味,燙得它直吐舌頭,卻舍不得松口。吃完最后一塊肉,它回頭望了望老李,尾巴搖得像朵盛開的花。
從那天起,小黃狗成了燒烤攤的 「常客」。每天傍晚,它都會叼來一片葉子 —— 有時是銀杏葉,像把小扇子;有時是楓葉,紅得像團火 —— 規規矩矩放在老李腳邊,然后蹲坐等待。老李也總會笑著收下 「樹葉錢」,遞上一串溫熱的肉串或雞翅。
旁邊攤主打趣:「老李,你這是開了家‘狗幣銀行’啊?」 老李擦著烤架,望著小黃狗叼著肉串跑遠的背影:「你看它多認真,一片葉子換一串肉,值當。」
有回下暴雨,小黃狗渾身濕透,卻還是叼著片被雨水泡軟的梧桐葉,抖著水珠子跑到攤前。老李看著它凍得發顫的身子,不僅給了肉串,還拿了條干毛巾,想幫它擦擦。小黃狗卻叼著肉串,后退兩步,用頭蹭了蹭老李的褲腿,像是在道謝,然后消失在雨幕里。
這事兒慢慢傳開,來吃燒烤的年輕人總愛問:「今天小黃狗來交‘樹葉稅’了嗎?」 有姑娘特意撿了片心形的葉子,讓老李轉交給小黃狗,還留了張紙條:「愿你每天都能換到熱乎乎的肉串。」
如今,小黃狗的毛亮了不少,也胖了些。它依然每天用樹葉 「換」 肉串,只是偶爾會多等一會兒 —— 等老李收攤后,蹲在他腳邊,安安靜靜地陪他收拾東西。
昏黃的路燈下,一人一狗的影子被拉得很長,小吃街的煙火氣里,藏著一個關于信任的秘密:一片落葉換一串肉,看似不等價,卻是這世間最溫暖的交易。